昨日,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开幕。本届上海教博会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进行。9月15日-17日为线下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同期线上开展至10月底。
点击翻看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市民版,现场观摩家门口的好学校,亲手体验做中草药书签、微缩景观,VR看汽车……教博会上都有哪些好玩的,一起随小编去现场看看。
本届教博会设置了“长三角家门口的好学校”主题展,首次对长三角具有代表性的“家门口好学校”进行集中展示。
数字技术支持幼儿主题探究,生物小博士养成记
用编程软件下达指令,机器人就能在地图上完成左右转向,前进后退的动作,幼儿也能轻松完成编程游戏,活动勾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引发他们深度学习的各种可能。在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展台,“科技”范儿十足的项目活动呈现在观众面前。
徐汇区科技幼儿园作为首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学校,致力于构建基于现代技术的教育生态。园所针对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了3套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编程游戏活动,选择功能多样、造型多变、趣味十足的机器人解决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深受幼儿欢迎。
“我在玩,我不止在玩”。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教师朱斌介绍道,“我们用数字技术支持幼儿的主题探究,在‘生物小博士’主题探究中,科技幼儿园的老师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开展了四个项目活动,分别为‘我为植物找个家’、‘从种子到种子’、‘变形记’和‘我和动物是朋友’。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度互动再到解决问题,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在自然探秘室,幼儿借助AI人工智能设备,向科学家法布尔进行语音提问,教师通过语音识别Ai收集与分析后台的提问数据,智能阅览室里,幼儿打开AR立体书籍,深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在立体书中,可以看到翼龙张开大大的翅膀,在屏幕上翱翔。自然探秘室里,幼儿戴上VR眼镜回到侏罗纪时代,与最爱的恐龙亲密接触。虚拟与现实的交互,让幼儿在空间上穿越到了不可思议恐龙时代,沉浸式的感受让幼儿完成了不可能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幼儿沉浸其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学习正在发生。
信息化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也帮助园所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探索活动过程,通过幼儿佩戴智能手环的数据采集,可以追踪幼儿在探索中的行动轨迹。教师可以分析幼儿在各个区域的停留时间,识别到幼儿对不同活动的兴趣,再回到现场进行材料的调整和过程性的跟进。比如老师们观察到孩子们实验最多次数的项目是“恐龙沙石沙盘”,而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是“考古小博士”,这些数据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规划幼儿个性化的兴趣探索,也可以助力幼儿在持续的探究中生发无限可能,科技主题探究和信息化加持,给孩子们带来出彩的童年。
学习空间新探索,从“驱蚊花露水”生发智慧探究
在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展台,五年级的李欣悦同学正热情地招呼观众体验制作一枚中草药书签,还为大家展示同学们制作中草药洗发水、唇膏、药皂的成果;朱妍希同学则自信地介绍着机器人社团的作品和获奖情况。
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创办的第一所公办小学,学校融合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心灵空间融为一体,打造智慧学习空间。
在藿香校区,有一片“养乐多种植园”,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副校长陈蕾向记者介绍,每学期各个班级通过撰写种植方案来参与地块投标,由家校代表进行评选,最终决出“参建方”。期间从选品、播种、浇水、施肥到采摘,都由孩子们和家长志愿者亲自完成,有的团队利用地块研究了植物种植的密度与生长关系,有的研究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设备帮助植物生长。自然学科崔紫英老师带领的项目团队,在研究影响草莓甜度的因素这个项目时,曾经遭遇种植失败,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沮丧到打起精神找原因,最后竟然将失败原因分析做成了报告,并排演了一部儿童剧《“莓”有烦恼》,惊艳了同学和家长们。
种植成功的喜悦更是不少。“番茄成熟啦!”孩子们喜笑颜开地将番茄采摘下来,送到校园食堂,由阿姨做成番茄汤,分发到校园每个同学们的碗里。教师和家长们也把番茄的种植、采摘,进入食堂的烹饪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在午间用餐的时候在班级播放,孩子们太开心了!
智慧学习空间更是一个共享学习、生发智慧的平台。中草药课程主打体验和感受,引导孩子们学习药食同源,不但让孩子获取了中草药知识,而且更多地把科创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教导孩子们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来改善生活质量,传播中医药文化。
有一次,一位刚入校的同学受蚊虫困扰,他想着“中草药课程”能不能调制出一款驱蚊花露水,当他在学习空间的水晶球里用纸条写下心愿,心愿也同步发送到了网络平台。高年级的同学领到了问题,就组建了课题小组,感兴趣的同学一同形成一个研究团队,在智慧学习空间里,同学们将组队过程、研究过程、阶段性成果上传到平台,可以通过中草药科普实践馆虚拟馆查找资料,还可以通过“一键发布”,让所有同学参与产品的投票和建议。智慧学习空间支撑起整个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孩子们“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载体。
每学期,在校园积分银行,同学们可以用参与科创探究的积分兑换校园币,既可储存进“ATM”机,也可以兑换校园小奖品,“心愿超市”里有不少产品就是出自同学们自己项目的研究成果。
360°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培养明理少年
剪纸、绘画、陶像……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展台里,摆放着许多同学们的作品。自1895年开办以来,在“启迪心灵明亮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该校以“放出光芒,把希望点亮”作为校训,培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品格高洁、科学与人文素养良好的明理少年。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冯璐说,近年来,学校引入360°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冯璐向记者演示,在电子班牌上,通过人脸识别,学生可以将在老师那里得到的“星星”等奖励录入系统,显示“精神饱满+1”。通过每学期的数据,形成“个人画像”,老师可以看到孩子们全方位的素质评价。如果学生的科学素养很好,就可以对他加强科学兴趣的培养;如果显示学生的体能较弱,老师们会督促他加强日常体育锻炼,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路。
六年级的崔瑜清同学现场向记者展示她的电子成长手册,“左侧是校长妈妈对我们说的话,右侧是我的个人介绍,‘荣誉墙’上记录了我在劳动等课程方面的表现,我有劳动章、健体章、向阳章等,因为我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打羽毛球,学期末我们可以用‘星星’兑换学习用品。”
全员全学科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全员、全学段、全学科”常态化实施项目化学习策略。每学期,学校确定全员、全学科项目化活动,由教师审议并通过适合开展的学科项目单元,涉及方案、观察和改进项目,最后项目复盘。同学们每周有两节课进行项目化学习,每个项目大约在2个月时间完成,通过学习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王汇予同学感言,“我们的项目《长风公园出口引导》运用了六年级数学中的垂直平分线定理来对长风公园的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帮助游客找到最近的出口离开公园。通过解决这个真实的问题,让我更加喜欢数学。”
教师黄昊礽、汪丹丹则为八年级同学设计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水稻外交》,纪念袁隆平爷爷的毕生心血和愿望,引导孩子们思考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为援助计划选择一批继续得到帮助的国家和地区,并提供可行性方案。
项目完成后,同学们会形成项目报告或展演,在“学思荟”平台进行展示和交流。
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
展会现场还开启了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活动。
在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展区,桌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印泥和刻板,这是该校开设的“团扇木板手刻”体验项目。体验者们拿到空白的团扇后,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印泥印在已经雕刻好的刻板上,再拓印到团扇扇面,便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团扇。
在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的VR看汽车项目展台,可以通过头戴式VR和传感器手柄模拟仿真汽车场景,体验者可以近距离观看车内发动机等多种细小的零件。
上海市环境学校在本次教博会现场开设了苔藓艺术和探索奇妙微观水世界两个体验活动。在苔藓艺术项目中,学校提供了各式微缩景观原料,例如水底石、营养土、苔藓、装饰沙石等,体验者们可以DIY自己喜欢的生态瓶。
线上互动体验精彩呈现
在线上互动体验区,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市民版”开启了两大特色窗口,一是提供“科普”“红色”“人文”“非遗”“建筑”等多个主题的20条特色研学线路,为学生研学实践提供线上互动服务;二是通过地图可查询本市60多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及16区就业促进中心的相关信息,为本市毕业生咨询就业、创业相关信息提供便捷服务。主题地图持续迭代,新增“上海市特教指导中心地图”的同时,更新了14张主题地图信息,主题地图总量达到45张。
上海教博会线上展也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10月底。线上观展可通过“上海教育博览会”小程序登录,有“云展览”“云地图”“云直播”“云体验”“观展指南”“新闻视点”“展会看板”“预约参观”和“往届精粹”板块组成。
现场还举办了以“人工智能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世界变革”“人工智能与教育未来”两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此外,主办方还将举办分论坛,邀请大咖围绕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发展、科技人才培养、教师智能素养提升等话题和与会者进行互动分享。
从9月18日起,本届教博会还将持续推出近20场上海教育大直播,以“教育高质量绘就时代新蓝图”为主题的直播将邀请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和十六区教育引路人,围绕新时代教育新要求,共同探讨如何在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下更好地培育时代新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与此同时,十几场“教育新闻坊”也将在线上精彩呈现。
注:本文系上海升学原创,图片来源现场摄影或学校提供,转载请标注出处。